20110630

珍藏台灣醫療價值-王金河、謝緯、孫理蓮烏腳病特展


(入口區、主題帆布設計)

當手腳缺乏血液流過時…
半世紀前,在臺灣西南沿海一帶,特別是臺南縣的北門、學甲和嘉義縣的布袋、義竹等鄉鎮,流行著一種「怪病」。發病時,患病的腳通常會變黑,且逐漸擴大,人稱此病為「烏腳病」,又稱「烏乾蛇」。

患者的肢體末端常常潰爛、壞疸,甚至自行脫落,而且一再發生,彷彿有老鼠囓食著腳,不斷、不斷地啃食著。
患者經常痛到身體扭曲,無法正常飲食和睡覺,有時精神上也大受影響,許多人躲在幽暗角落裡哭泣,更有人因此撞牆,或喝農藥自殺。而患部的潰爛,導致生蛆發臭,惡臭味有如死貓、死狗,因而遭到家人遺棄的病患也所在多有。

病痛啃食著患者的身體,也啃食了他們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氣,甚至啃食著親情和友情。儘管如此,依然有人無私地擁抱這些身陷苦痛的烏腳病患。 (資料提供:蔡瑞月舞蹈館)


(上圖:王金河主題區、左下圖:孫理蓮主題區、右下圖:謝緯主題區)以上三區搭配聲音置裝置導覽

臺灣烏腳病患之父 王金河醫師
照顧烏腳病患的歲月,是我個人感到最高興、最有意義的黃金時段。
我的人生黃金時代就在這裡,如果下輩子還有選擇,我也是選擇這裡,
因為那種快樂,是沒有任何工作可以取代的。摘自《烏腳病之父王金河醫師回憶錄》


(上圖:早期醫療主題區展示平面設計、 左下圖:牛奶站道具、右下圖:日記本道具)

台灣早期外籍醫療宣教師
我給你們一條新命令:要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彼此相愛。如果你們彼此相愛,世人就知道你們是我的門徒。 約翰福音十三章34-35節

來到陌生的國度需要多大的勇氣?在文化差異極大的環境中生活需要多大的耐心?正值黃金歲月的外籍醫療宣教師,每個都前景看好,卻為自己的人生做了不同的選擇,懷抱著無比的勇氣和毅力來到臺灣。

當時的臺灣民不聊生,蚊蠅孳生、汙水宣洩,常有瘴癘瘟疫肆虐。在醫療觀念與環境十分落後的情況下,人們對於疾病常常束手無策。

在這些不遠千里而來的宣教師努力之下,台灣的醫療環境終於漸露曙光。他們醫治和撫慰了台灣無數患者的傷口與心靈,這是超越國界的愛,也是珍貴的臺灣醫療價值。資料提供:蔡瑞月舞蹈館



(聽診區與當時的診斷文件,透過聽診器聆聽特別錄製旁白)


展覽企劃:鄭伊絢
展場規劃:hoodesign+
平面設計:馨蔚、胡淞智
道具製作:胡淞智、蔡瑞月舞蹈研究社
感謝名單:胡嘉軒、阿牛、張寶大

展覽地點:蔡瑞月舞蹈研究社(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46巷跳舞咖啡廳入場)
記者會:2011/6/21(六)
展出時間:2011/6/21~2011/6/19 (周一休館)
相關網址:www.dance.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