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展覽策劃是我第一次接觸空間規劃機會,時間是在2004年我正等待當兵前的那夏天,老師與幾位同學參與佈展,工作與規劃時間約在一個半月的時間,但那一個半月時間似乎像是經過了半年,中間過程漫長的辛苦,原因在我們有視傳底子但沒有空間材料等等的概念,有很好的視覺但是沒有工程的工法和流程,因為這樣從基礎學習很多關於空間上規劃的小細節,站在工人的位置學習,搞設計沒問題但當基礎工人就不見得沒問題,有機會在基礎盤磨練也是不錯的,遇到的瓶頸日後就越來越少啦。(鍾理和先生是美濃的文學作家,對於文學上有重要的影響,有關鍾理和的介紹連結,鍾理和數位博物館)
這個空間是鍾理合先生他最精采階段,這各區塊空間製作出作者腦海裡面的創作,文字就像摸不到的空氣中飛翔組合的視覺畫面,運用投影燈讓文字若影若現的在空間中穿梭,透過紗布更增加了層次變化的效果,這樣的概念我也特別的喜歡,真的還不賴。
參與製作中的小故事,參與這案件真的很辛苦因為一人切割為多人使用,我竟然在貼地上黑色樹膠板的時候睡著了,就睡在工地現場的一個轉角角落,然後一個半小時後被八點來工作的工人的電鑽聲音驚醒,我真的是想罵%?@&~,不過也不能怪工人因為他也是來做工低~,只怪晚上沒好好睡覺,用生命換來的經驗值,在同時也引發對空間的小小興趣,也可能是將我喜歡平面視覺的感情延伸到空間視覺連結點,這案子完成過一個月我就報效國家當兵去,一年半的服役隨後也找到一個願意讓我繼續當基礎工人的空間設計老師,繼續往下一站前進...
